中国轮胎须全面增强竞争力

近期,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卡客车轮胎发起反倾销调查。

  中国轮胎频繁遭遇国际“双反”调查的现象,警示中国企业应加速转型升级。

  各大轮胎企业纷纷行动

  中国橡胶资源长期以来严重依赖进口,同时,随着产业升级,人们对智能化、环保化、高端化轮胎的需求开始攀升。

  近年来,为应对橡胶资源供应不足的现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各大轮胎企业、研究机构,纷纷着手研发轮胎新材料。

  8月16日,高性能合成橡胶产业化关键技术成功入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业内专家表示,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合成橡胶行业首次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可操作的发展路线图,拉开了中国轮胎产业由大到强转型升级“大戏”的序幕。

  据了解,该技术在国内率先把合成橡胶工业与轮胎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从中国参与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竞争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全产业链的跨越升级入手。

  民营企业也在行动。北京老爹杜仲胶集成材料研究院,在中关村正式挂牌成立;山东大展纳米材料、山东丰源轮胎公司生产出碳纳米管轮胎;森麒麟全球首条石墨烯导静电轮胎智能化生产线投产……

  随着国内轮胎研发技术水平的进步,使得蒲公英橡胶、银胶菊橡胶、白炭黑等材料相继问世,为轮胎新材料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中国轮胎企业也在逐渐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从“价格”向“价值”转变,培育国内高端市场。

  从长远处解决问题

  中宇资讯资深原材料分析师李旭表示,轮胎行业要淘汰落后产能、集中整合现有资源,从而长远解决“双反”频发问题。

  近年来,三角、双星、万力、森麒麟等具有前瞻性的大型轮胎企业,纷纷投入巨资打造“智能化工厂”。

  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峥近期表示,如果实现工业4.0,与同行业相比,合肥万力的人均产值将增加3倍,综合能耗会大幅降低,产品一致性也会大幅提升。

  与传统生产相比,“智能制造”在解决人工成本、产品同质化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李旭表示,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轮胎企业是否走智能化之路,关系着其未来的长远发展。

  除了轮胎智能化,绿色轮胎产业化也是一个发展趋势。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预测,到2030年,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将翻一番。

  这意味着,发展低碳环保、节油少气的绿色轮胎产业,势在必行。

  早在2012年,中国已正式启动绿色轮胎产业化工作。研发绿色轮胎,是顺应国家“两化融合”的趋势,更是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当然,“走出去”也是轮胎厂商的一种优选手段。

  国内很多轮胎企业调整战略,主动出击。玲珑、赛轮金宇、森麒麟等多家中国轮胎企业,相继在东南亚投资建厂。

  李旭分析,这几家在东南亚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均有避开美国轮胎“双反”的目的。

  “对整个行业来说,中国轮胎业的竞争力要全面升级,在国际市场用品牌说话。”

联系我们

Consulting service

联系人: 马跃13820458811 、 潘晶晶15510834987 电 话:022-86850116 地 址: 天津市北辰开发区北辰科技园景观路5号峰通金属院内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2-86850116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